发布时间:2024-06-13作者来源:戴辉浏览:1381
一、中山大学
我于1994年在中大电子系读研究生,本科86级的林斌为小米总裁。
中大本部换过三个校址。
1、越秀区文明路215号。
这里最初的历史,要追溯到1684年,当时它是清代广东乡试考场(广东贡院),先后产生过6000多名举人,为清末中国四大贡院之一。1924年1月20日至30日,国民党一大在这里召开。
1924年11月11日广东大学成立典礼,孙中山亲笔题词“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”,后成为中山大学校训。1925年中山先生去世,1926年更名为中山大学。
1927年1月28日,鲁迅从厦门大学到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,在钟楼居住,至3月29日迁居白云路“白云楼”,在钟楼居住两个月。
2、广州五山校区(现华南理工、华南师大)
石牌五山一带,清末19世纪80年代是刘永福将军驻军的地方之一。在创校初,孙中山便命首任校长邹鲁选择石牌五山官地筹建新校园。
1934年9月完工,农、工、法三学院先迁入新校舍。
3、1952年院系调整。中大校址迁至岭南大学校址。
岭大是教会学校,民国期间在广州高校排名第一,类似于燕京在北京的地位。
海珠区这里中大独处一隅,最近的大学广东商学院也有相当大的距离,我从没去过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(我去带过课)、轻工业学校(大专)和女子中专(我去带过课)倒是不远。
4、后来又有了珠海校址(唐家湾)、北校区(中山医科大学)、大学城校区、深圳光明校区。
深圳引入中大主要是为了医学院,深圳一直缺乏好的医学院。
和本部是平行办学的,也有电子类学科,这是深圳的优势。
中大珠海校区在美丽的唐家湾,珠江岸,夕阳风景很美,是恋爱的好地方。现在也是平行办学了。
我写过一些相关的文字。
台湾的大学“复校”故事,清华、交通、中央、中山、辅仁、东吴、圣约翰.....
1980年在高雄市西子湾重新开办了国立中山大学,以视其在台复校。台湾的大学“复校”故事,清华、交通、中央、中山、辅仁、东吴、圣约翰.....
二、华南理工大学、华南师大、华农都源自老中山大学
1952年五大母校拆分出了很多学校。国立中山大学是五大母校之一。
华工和华师校本部是1952年以前的中山大学校址。
中学学弟彭立武、孙吉湘在华工读书,我因此去过两次,还住过。
校园外有一条“堕落街”,录像挺好看,类似于东大的成贤街、中大的下渡村。
搞研究生艺术团的时候,我们的话剧和小品去华南理工大学文艺晚会演出过。
图注:穿越剧之“杜十娘流落到民国“去华南理工演出
值得一提的是,广东还有一所仲恺农学院。
三、暨南大学
这个学校历史悠久,但命运多舛。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,爆发出巨大的生命力。
有很多华侨子弟就读。福建泉州的华侨大学也类似。1995年玩BBS的时候,暨南大学一位马来西亚华侨女生和我聊了一些天,但没有见过,担心她觉得我是恐龙。
四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
白云山下,广州外院和广州外贸两所大学合并。80、90年代,对外改革开放,广东是前沿阵地。外语、外贸人才奇缺,这个学校火得很。广交会上,学生去做翻译,每天收入好几百,令人羡慕得很。
我一直想去看看,是不是女生特别多,但终我一生也未能成行。现在没有荷尔蒙了,也就没有任何想法了。
广外和中大外院一直竞争得很厉害,到底谁是外国语老大?
五、深圳大学
早年传说深圳大学没有围墙。我1996年第一次来看一位学长,就发现其实是有围墙的。
1997年我到深圳的时候,第一站是住在粤海门村。深大围墙上挖了一个大洞通到深大里面。晚上去校园里散步,挺惬意。周末我还去图书馆里看书。食堂对外开放。大部分深圳学生周末都要回家,所以周末没有活动。
美国学者马立安于1995年来到深圳,第二个月就搬到了粤海门村,那正好是一个“新村”。因为当时深大要求我们所有外国人要用外币交学费或者租金,在粤海门村可以用人民币,会便宜一些,一个月租金大概600元人民币,这个村和深圳大学是相通的。那时候深大和桂庙中间都有围墙的,只有这个村子还没有被隔开。我在这里落脚,也从这里开始了我的访问和调查。
深大对深圳本地生很多年是按二本招,只要上二本都能进来,对外地学生则是一本。近些年,对深圳也是按照一本招生了。
坪山有一个深圳技术学院,则是二本,优待本地学生。
六、北大研究院、北大汇丰、清华研究院、哈工大深
三个学校在西丽共享同一个校园。哈工大招收本科生,北大清华收研究生。
有机会和里面的老师交流,研究水平真的挺高的。在海外招聘了很多老师。
七、南科大、深圳理工(中科院先进院支持)
这是深圳新办的两所大学,办学起点很高。
八、港中深、港科技广州、港城市东莞
我去过一次,听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发言,当然什么也听不懂。
港中大和清华在深圳还有一个金融研究生班,有几个朋友从这里毕业。
香港科技大学在广州,香港城市大学在东莞,都有比较大的办学计划
九、汕头大学(李嘉诚投资)、广东海洋大学(湛江)、佛山大学、东莞理工、广东医科(湛江、东莞)、五邑大学......
各地市都有自己的高校。
十、各种办学计划——我学了三年的CFA(注册金融分析师)
不少培养方案。大学的硕士学历(如北大经济学硕士)、短期研讨班(中大的企业家培训)等都有。
我在深圳青年学院参加上海一家CFA培训学校的(美国注册金融分析师)的培训,一共学了三年。考过了CFA的第二级。第三级则参加了学习但机缘不巧没有参加考试。
这是我最后一次轰轰烈烈的学习,消耗了我所有系统学习的热情。
免责声明:本文采摘自最牛博弈,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金航标及行业观点,只为转载与分享,支持保护知识产权,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Copyright © 深圳市金航标电子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13853号